[活動]IAQ論壇-智慧防疫對後疫情時代健康室內空氣品質之新展望
智慧防疫對後疫情時代健康室內空氣品質之新展望
2022職業衛生暨職業醫學與護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IAQ論壇名稱:智慧防疫對後疫情時代健康室內空氣品質之新展望
主持人: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 / 陳秀玲 理事長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環境控制組 / 羅時麒 組長
講題:
- 感染性生物氣膠與其影響因子 / 陳培詩 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
- 從公衛及建築環境角度著眼疫後新生活 / 張榮偉 教授 (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
- 呼吸道處置於COVID 疫情的臨床考量 / 林志豪 主任(成大醫院急診部)
時間:111年4月22日(五) 13:30-15:00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
主辦單位: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
活動日期:111/04/22(五)下午01:30~03:00
報名網址:https://oheomonc2022.toha.org.tw/
費用:TEOMA、TOHA、TSIEQ會員免費 (111/3/22前完成線上報名)
論壇摘要:
2019年爆發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SARS-CoV-2,簡稱:COVID-19)成為全球性的嚴重問題,直至2022年初依然產生嚴重的傳播與感染,全球有超過4.3億人口確診、超過595萬死亡人數(2022年2月底),顯示疫情持續衝擊人類生活文明。在疫情控制上,許多國家政府參考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改編的傳統感染控制金字塔,其依照控制感染之有效層級區分為四級:醫療層級(Elimination,屬最有效層級)、工程控制層級(Engineering Controls,屬次有效層級)、行政控制層級(Administrative Controls,屬第三有效層級 )、個人防護設施層級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屬最低有效層級),其中各國政府除了投入相當資源於醫療與個人防護設施外,更指出「工程控制層級」為成本與效益上極為有效的方式。因此在疫情時代,如何以「室內健康環境」與「智慧防疫」,透過室內空氣品質與通風換氣之確保導入,降低感染性生物氣膠傳播病毒,配合「社交距離管理」與「個人防護措施」等,以及注射疫苗等醫療方式,整體有效防止疫情傳播與擴散,導入智慧防疫科技(例如,智慧通風換氣技術等)降低感染風險。
本論壇由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理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陳秀玲教授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環境控制組羅時麒組長共同主持,邀請包含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陳培詩教授、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張榮偉教授、成大醫院急診部林志豪 主任等各界代表進行分享與討論。希望能夠對感染防疫提出專業研究,並可從公共衛生與建築環境提出解決之對策,以便民眾及實務狀況進行討論。本論壇除了宣導與分享之外,亦期盼藉由產、官、學各界的綜合討論,對後疫情時代健康室內空氣品質未來防疫方向提供良好的建議。
竭誠歡迎您踴躍報名參加!
*2022職業衛生暨職業醫學與護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之詳細資訊,請至官網查詢:https://oheomonc2022.toha.org.tw/